大家都拍过夜景,夜景拍摄一直有两大难题。
1:噪点太多,画质太差怎么办?
2:无光条件下如何获取暗部细节?
而今天要讲的这个技巧,是我拍摄夜景常用的技巧。它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难题。这个技巧一直还没有名字,那么现在,我把它叫做——明暗堆栈!
这是今年6月我拍摄的火山月落。当晚,我和朋友两人睡在冒着滚滚毒烟的火山口。我们见证了月亮从蓝色火山湖的尽头缓缓落下。月落后,暗夜降临,光消影逝,银河乍现,无比的美妙。
这是一张有光线的图片,但月光的亮度远低于太阳光,尤其是月落时分,是亮度最低的时候。此时画面的暗部其实会非常的暗。
比如前景树枝的背光面,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光线的(见上图原片)即使长时间的曝光也很难获得树枝的肌理,即使有暗部细节,那么画质也会很糟糕。
这种前景的暗部肯定不是我想要的,我的目标是想要获得清晰富有层次且高画质的暗部细节。
怎么办?
很多人都想到了,前景太暗,拿手电筒补光。没错,我也确实那么做了。出来的效果如下图:
乍一看,好像也还好,暗部不再死黑,而且细节分明。但是放大一看,问题来了
这个问题,是当拍摄夜景图片,用灯光人工给前景补光时经常出现的问题—光比失衡
所谓的光比失衡是因为人工补光的光线太强造成的不自然感。其实我拍摄前期就已经刻意的想去避免光比失衡,这张图片我曝光了30s,而手电筒的光强设定在最低流明,只向前景快速的扫了一下。但由于暗部实在太黑,一点点的光线都足以让画面产生不自然感。而且,最大的问题在于,树枝暗部由于手电的补光,破坏了原本逆光时的明暗过渡面。
补光前,虽然暗部没有细节,但是光影自然,明暗过渡分明
这种情况其实更符合肉眼的视觉观感。
补光后,暗部跟高光面几乎一样亮,最迷人的轮廓光消失了。这对于我这种细节控来说绝对不能忍。怎么办?
这时候,是该使用明暗堆栈法的时候了
我拍摄了10张图片。其中4张用手电给前景补光,6张自然拍摄。这样,我就得到了4张前景暗部细节明亮但是违和的图片以及6张前景暗部很黑的图片
后期时,首先在lr里对图片做一个基础的明暗调整,接着将这些图片导出成tif格式存入同一个文件夹里。
然后打开ps,点击:文件—脚本—将文件载入堆栈
我们全选文件夹里的所有10张图,勾选“载入图层后创建智能对象”接着点击确定。
此时会在图层面板生成一个智能图层。接着点击:图层—智能对象—堆栈模式—平均值
稍等片刻,10张堆叠在一起的图层就会以平均值算法进行融合。
这其实就是平均值堆栈的基本操作。下图是堆栈融合得到的成品
我们可以看到,堆栈的平均值算法将4张明亮的前景暗部于6张很暗的前景暗部亮度平均融合。这样出来的暗部既不会死黑又保留了原本的细节,同时不会显的突兀。
有人会问,为什么要拍那么多张?为什么不用1张亮的跟1-2张暗的进行融合?
拍那么多张的原因是因为平均值堆栈的另外一个强大功能:降噪
通常,我建议大家拍摄4-6张对图片进行无损降噪。而明暗堆栈法因为还要消除暗部的光比失衡的突兀感,根据经验,这种暗部的亮度需要1张亮图和1.5张左右的暗图进行中和。所以这一组图片就拍摄了10张
另外要提一下, 平均值堆栈降噪确实是图片越多,降噪效果越好,但是这种改善并不是线性的,通常4张堆栈效果拔群,越往后面效果越差。考虑我我拍摄的月落这个题材的特殊性,光线一直在变化,所以拍摄6-10张快速解决战斗是最佳的方案。
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以及光感的强化,这就是最后的成片效果。我们可以看到树干上的光影清晰但不突兀。这就是夜景补光拍摄的正确案例:看起来跟没补光一样。
并且,因为10张堆栈,即使拍摄的原片比较暗,后期提亮暗部产生了不少噪点,但是凭借堆栈的优秀降噪能力,画质还是不错。
获得毫无违和感的前景暗部细节,同时降噪优化画质,这就是这个技术:明暗堆栈 !